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百货商场如何破局
文章来源: 2013-06-24


本刊记者 胡晶

    6月16日,中友百货正式更名为“汉光百货”,这个存在于西单商圈14年的老牌商场,以这次改名为契机,也加入了传统百货商场的转型队伍之中。

    专家分析,最近几年乃至未来5年之内,中国的传统百货都将挣扎在微利时代,其中,电子商务带来的冲击只是众多原因中的一个,真正导致商场盈利下滑的原因是同质化竞争。国内各大商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着手进行差异化转型,然而对于“传统”来说,转变大概是他们最难以面对的挑战。

    面对同质化竞争,很多商场都开始在品牌结构方面进行调整,希望进一步对消费者进行细分。汉光百货方面表示,这次改名是一个重新起航的标志,新品牌“汉光”将完全摆脱台湾百货的模型,打造本土百货品牌的新形象。其差异化方式是推出“全客层”概念,从下半年起,汉光百货内部品牌结构将进行调整,加大对男士、儿童等业态的投入。

    显然,汉光百货选择的是做加法的转变形式,完善原有品牌结构,提高以前比较缺乏的男装和童装比例,增加精品和本土设计师品牌,面向大而全的完整消费群。而另一方面,更多的商场选择了做减法的形式,比如同在西单商圈的君太百货则开始对场内品牌进行重组,引入更多潮流品牌,把消费群锁定在年轻潮人族群。

    从市场环境来看,服装品牌之间的竞争主要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品牌向高端倾斜,二是各品类服装向“细而精”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于商场来说,最有潜力的转型方向也有两种,一是向品质化的高端定位转型,二是向专业化的特色百货转型。

    目前,本土品牌与百货商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对接难题,对于双方来说,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可以互通的。品牌需要与其他同质品牌进行深层区分,打造出独一无二的产品风格,而商场在专业化、特色化的转型中,也亟须一大批符合要求的特色品牌。因此,寻求特色或许是双方同时打破困局的钥匙。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