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走近中国纤维|从废纺到新绿材料,新乡化纤DT溶剂法提供中国方案
文章来源: 2025-04-22


  本刊记者-郭春花
  一根纤维的跨界,承载的是科技硬实力,亦是文化软实力。中国纤维的故事,亦影响着世界的经纬。14载坚守,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的持续发布,为全球纤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样本。
  为让下游及大众消费者了解更多的中国纤维故事,《纺织服装周刊》与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联合推出“走近中国纤维”系列报道,通过深度挖掘桐昆•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5/2026发布企业成长的生动故事、揭秘前沿研发的鲜活案例,全方位展示中国纤维企业在技术创新道路上的不懈探索与卓越贡献,诠释它们如何以前瞻视野和强大实力,驱动整个纤维行业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在干净整洁的生产车间内,传送带上一块块废旧布草被输送至粉碎机,化作絮状纤维后,再经DT复合溶剂体系溶解为纺丝原液,最终直纺成再生纤维素纤维——瑞赛尔纤维。
  4月18日,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DT溶剂法再生纤维素纤维(瑞赛尔)项目正式投产。参会人员跟随生产线,见证了废旧棉纺织品从“垃圾”到“高附加值新材料”的蜕变,标志着我国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技术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全球首创,破局纺织循环之困
  在全球纺织业蓬勃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环境压力。据统计,全球每年产生的纺织废弃物高达9000多万吨,这些废弃物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可能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同时,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设立,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原料供应约束和国际贸易壁垒。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循环利用废旧纺织品,减少原生材料投入、缓解原料紧缺、能耗较高、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实现废旧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艰巨任务。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新乡化纤党委书记、董事长邵长金每年都会提出推动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建议,呼吁加速推进废旧纺织品回收体系建设,并躬身力行,引领新乡化纤在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领域深耕细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纺织产业绿色转型。
  2023年,新乡化纤联合中国酒店巨头——锦江全球创新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了中国纺织联合会产业部的“旧衣零抛弃”城市行动计划,致力于解决酒店废旧布草回收与循环利用方面的瓶颈问题。在此之前,新乡化纤已经开始了布草循环利用的研究,经过长达三年的探索与实践之旅,历经无数次的实验与测试,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最终成功完成了DT溶剂法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技术突破,研发推出全球首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再生纺丝技术,为纺织产业链装上了“绿色引擎”,成为撬动行业变革的杠杆。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华珊评价,瑞赛尔纤维生产线的投产,不仅是新乡化纤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更是中国再生纤维技术的重大突破,是中国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利用路径的成功实践,为时尚产业循环经济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在采访中表示,对于整个化纤行业来说,该技术非常领先,对于整个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是很好的示范。希望在酒店布草的回收技术成熟之后,新乡化纤能够加大研发投入,能够有更好一些成果。
  颠覆传统,解锁废旧棉纺绿色再生密码
  一般来说,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多采用“能源回收法”和“物理回收法”,但这些方法难以实现高值化循环利用,常规“化学回收法”则存在化学污染的可能,如何清洁处理和高附加值回收利用这些废旧纺织品是行业面对的最大难题。
  为攻克这一瓶颈,新乡化纤与相关高校签订产学研与技术合作协议,深入研发纤维素新溶剂技术,推进纺织品高质量回收综合利用。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新乡化纤成功摒弃了传统的溶解体系和高温溶解工艺,利用绿色新型的纤维素溶剂体系——DT复合溶剂体系实现纤维素温和条件下完全溶解,并根据该溶解体系建立起新的回收利用体系,成功制备出了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瑞赛尔纤维。今年3月,该产品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绿色环保特性入围“2025/2026中国纤维流行趋势”。
  新乡化纤总工程师、白鹭新材料研究院院长谢跃亭介绍,该项目通过自主研发的DT绿色复合溶剂体系,在常温条件下即可柔性溶解废旧棉纺织品,彻底颠覆传统溶剂体系高温溶解、高压输送的工艺,且溶剂回收率高达99%以上,真正构建起“回收-加工-消费-再回收”的闭环体系,为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据了解,这种绿色工艺基于新乡化纤当前先进的纺丝工艺,通过DT复合溶剂法纺丝技术,实现了棉纺织品的高效回收与再利用。这一过程中,不仅避免了传统纺织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还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产品的附加值,从根本上解决了常规的“化学回收法”溶解体系和高温溶解工艺中可能存在的化学污染问题,特别适用于棉纺织品的循环再使用。
  三大“绿纤”,擘画全链绿色新范式
  新乡化纤董事长邵长金常说,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要始终保持创新意识。在他的带领下,新乡化纤近年来还相继推出菌草纤维、首赛尔纤维,与瑞赛尔纤维并称为新乡化纤三大绿色纤维,其中,菌草纤维和首赛尔纤维被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确定为深绿色产品,成为推动行业绿色发展的生力军。
  菌草纤维具有天然抑菌、抗病毒性能。面对国内生物质纤维领域溶解浆高度依赖进口的困境,新乡化纤主动破局,对菌草绿色纺织技术及综合利用开展首创研究,掌握了从制浆到纺丝的全套工艺技术,拥有菌草制浆和纺丝等6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美国发明专利,经专家组认定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菌草纤维开创行业先河,首次将菌草应用于生物质纤维领域,以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开辟“以草代木”新赛道,摆脱传统路径依赖,解决供需结构性矛盾,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融合发展。
  首赛尔纤维,通过全球首创离子液体法再生纤维素长丝技术,改变了一百多年用化学方法制造再生纤维素长丝的历史,制作全过程绿色环保,全流程绿色闭环,该技术获得4项发明专利,专家组一致认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入选中国化纤协会“2024/2025中国纤维流行趋势产品”。
  对于未来,新乡化纤将全力打好菌草纤维、首赛尔纤维、瑞赛尔纤维三张牌,推进实现原料来源可持续化、生产过程绿色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的全产业链闭环式绿色低碳生产体系。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