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5年增长20倍!溢达集团出口转内销实践表明:没什么可怕的!
文章来源: 2025-04-21


  本刊记者-徐长杰
  从美国制裁打压,丢失欧美订单,到深耕国内市场,发展国货品牌,过去的5年时间,溢达集团遇到了不少困难。企业于2020年开始实施出口转内销策略,开创旗下“十如仕”成衣品牌,如今,年销量已比品牌创立之初增长了20倍。

  近日,外贸优品中华行启动仪式在海口举行,外贸优品中华行是商务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帮助外贸产品拓内销的重要举措。活动主要内容是“1+10+N”,即举办1场启动仪式,聚焦10个外贸和消费大省,围绕重点行业开展一系列专题对接,畅通外贸企业内销渠道,应对外部冲击,助力稳外贸扩消费。
  启动仪式上,商务部对全年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进行动员部署,重点企业分享经验做法。会上,溢达集团品牌及零售副总裁、十如仕总经理蔡崴分享了企业出口转内销经验。
溢达集团品牌及零售副总裁、十如仕总经理蔡崴
  溢达集团创立于1978年,1995年进入新疆,先后在吐鲁番、昌吉、乌鲁木齐、喀什、阿克苏、阿拉尔建立了7家棉纺企业来寻找最优质的长绒棉。溢达曾连续15年在中国全棉梭织衬衫出口额排名第一,每年向全球知名品牌供应超过1亿件衬衫。
  2020年,因为坚持使用新疆棉,溢达被列入美国的实体清单,欧美订单几乎全部丢失。“我们毅然开启破局之旅,从过往的外贸借船出海模式迅速转到内贸的自主航行,以加速实现国内国外双循环,乃至国内单循环。我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一条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道路。”蔡崴谈到,外贸企业转内销容易水土不服,过往OEM或者ODM的代工面向国外客户,按订单生产。而内销市场需要更深入的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解决消费者的痛点,让消费者愿意尝试、愿意复购。如果想实现外贸转内销,就必须打造国内品牌,持续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企业于2020年开始实施出口转内销策略,开创旗下“十如仕”成衣品牌,如今,年销量已比品牌创立之初增长了20倍。
“十如仕”品牌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培育打造自主品牌十如仕,品牌的灵感来源于溢达集团在桂林打造的可持续发展园林十如。”蔡崴表示,十如仕通过坚持使用优质的新疆长绒棉,借助溢达集团47年纺织服装领域的顶级供应链,为国内的消费者提供天然、健康、可持续的服装选择。其中,免烫、汗无痕、液氨丝光、吸湿快干、单向导湿等科技产品广受好评,为消费者切实的解决了生活中的各种痛点;而无水染色、环保牛仔、天然染料等环保选择更让消费者感受到了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执着。
  在渠道拓展上,十如仕努力发展线下渠道,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成都、青岛、佛山、东莞、桂林、乌鲁木齐、昌吉等12个城市开设了30余家门店或线下体验中心。同时积极铺设线上渠道,已经进驻京东、天猫、抖音、视频号、拼多多、小红书、快手、得物等电商平台。
  2022年,十如仕签约了谢霆锋先生为品牌代言人,迅速地提升了品牌知名度。2023年,邀请李健先生在新疆阿克苏棉田进行了直播并拍摄广告片。2024年,在新疆自治区商务厅的大力支持下,品牌和淘宝直播中国合作,再次高质量的完成了一场宣传新疆棉的棉田直播。
  从美国制裁打压,丢失欧美订单,到深耕国内市场,发展国货品牌,过去的5年时间,溢达集团遇到了不少困难。然而,近年来商务部、新疆自治区商务厅大力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工作,结合新疆实际,聚焦纺织服装流通、消费,出台帮扶政策,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让企业受益匪浅。尤其是今年重点开展的外贸优品中华行系列活动,真正将出口转内销的利好政策,转变成帮扶企业的实际行动,助力企业真正实现内外贸一体化。
  蔡崴在发言最后谈到:“过去的两周,这个世界很不平静,许多人都认为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我想用溢达的愿景和我们学校的校训与各位共勉:励志笃行,有所作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让我们一起脚踏实地,共同走出一条从外贸到内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道路!”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