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一束温暖的阳光,记鹰游工程研究院所长于素梅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1-03-08


  刘燕/文

  每当想起鹰游工程研究院所长于素梅,我的心中就会涌起温暖的阳光照耀大地的画面,她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永远给人以明媚温暖和满满的正能量。

  我从1994年参加工作起就认识于所长,我们都亲切地称她“于工”。那时她是纺机厂技术科科长,我在纺机技术科实习,每天看到她的都是在认认真真的画图做设计,或者到车间去看看机械部件是如何加工的。印象中从未听于工报怨过什么,与人谈话都如春风化雨、简静从容。那纯朴真诚的眼神,给人报以的都是善意。

  后期因为工作的关系,集团党委和工会经常会给于所长推荐申报不同类型的荣誉称号,我也经常性的会联系她,只要找到于工交流要材料,她不管工作有多忙,肯定会按照我们的要求把我们需要的材料准备好,提前发给我们。这些并不是她有多在意荣誉,相反每次在推荐于工荣誉时她都说:这个称号还是让给年轻人的吧,我真的不需要。于工总是那么的谦虚,为别人着想,就在她201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个荣誉时,她也是荣辱不惊,悄悄的把证书放在一边,依然认真的开始埋头工作。

  为了做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于工在2005年加入碳纤维成套装备研发攻关团队时,就屏住一口气,牢记张国良董事长提出的“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坚强信念,决心打破国际封锁,从无到有、义务反顾的一定要研发出我们自己的碳纤维生产设备,为做出碳纤维奠定坚强的基础。她没日没夜的工作在电脑前、车间里,终于在3个月完成了碳纤维装备的全套图纸。在现在进行的西宁万吨碳纤维基地扩产项目建设中,于工依然挑起了攻关研发万吨碳纤维生产装备的大梁。

  我印象中对于素梅所长最难忘的还是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在集团紧急转产口罩产品供不应求、急需购买口罩机但又买不到现货的情况下,于工又临危受命,紧急参与了研发制造口罩机的工作中,连续半个月的时间,她在车间里、电脑前、调试设备间从早到晚的忙碌着,带领研究团队不畏艰难,再一次的从无到有,终于研制安装好4台我们鹰游集团自己生产的平面口罩机,为生产抗疫物资口罩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20年我们鹰游集团共生产抗疫防护用品-口罩1亿只,驰援抗疫一线,既保障了复工复产复学,也彰显了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平日里的于工,就如吊兰一样坚强执着的邻家大姐,散发着温暖的阳光,特别让我们敬重与佩服,现在写起来都让我有种温暖如春的感觉。

  真诚的祝福于工,祝福于素梅大姐,永远健康、幸福!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