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一个主题、四大篇章,盛虹•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19/2020即将发布!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9-03-08


  
  

  2019年3月12日上午,盛虹·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19/2020将再度相约上海,倾情演绎中国纤维的强大魅力。让我们共同感受中国纤维如何构筑美好生活、和谐环境、伟大强国的“经天纬地”,见证中国纤维在走向制创之路中如何精雕细作、颠覆创新,如何塑造品牌价值。盛虹·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19/2020将发布一个主题、四大篇章

  主题:筑梦与制创

  篇章之一:纤 · 绿意之道

  篇章之二:纤 · 多元之本

  篇章之三:纤 · 匠心之品

  篇章之四:纤 · 卓越之魂

  主题:筑梦与制创  

  筑梦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是中国制造艰难起步、砥砺前行的精神内核。中国纤维既是传统文化与技艺的继承者,又是现代理念与科技的践行者,以桀骜不训的匠心、勇气和智慧,构筑美好生活、和谐环境、伟大强国的“经天纬地”。

  构路径

  志在永续发展,中国纤维原料来源多样化,向多维度、多组分、可循环、可再生方向发展;纤维功能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组合方向发展,不断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体验,创造需求;纤维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值化发展,向全产业链方向发展;纤维新路径最终实现纤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筑技术

  志在顶天立地,绿色制造技术,生物基、原液着色、循环再利用等绿色技术联动,从全生命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智能制造技术,融合共聚、共混、在线添加、复合等柔性化制备技术,实现高效率、低成本、高品质、定制化;高性能纤维、纳米纤维、生物医用纤维等制造技术,与细微处见功力,突破品质提升、性能强化、功能复合及规模化制备瓶颈。

  拓应用

  志在责任担当,面向环境保护、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国防军工等领域的急迫需求,中国纤维挑战纤维性能及功能极限,实现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纶、聚酰亚胺纤维等高性能纤维的产业化,拓展其在高温过滤、结构增强、安全防护等领域的应用;创新研制纳米、生物医用、3D打印与智能纤维,赋予纤维更细的尺度、更强的机能、更多的智慧,为可穿戴、大健康等未来应用前沿奠定基础。

  制创

  中国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和谐发展,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中国纤维审时度势,成功跨过一道道门槛,重于精雕细作、颠覆创新、品牌塑造,中国纤维已经走向新时代,更需从头开始,注重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进一步发挥纤维产业集聚与产业链完整的优势,格物致知,加快制创的脚步。

  制创——重于精雕细作

  中国纤维在专注与坚持里做到纤人合一,用可持续发展思维,融合绿色设计、智能科技、个性化服务,致力于每一道工序、每一种产品、每一项品质的至臻至美,让消费者感受到纤维制造中的钻研精神和精良雕琢。

  制创——重于颠覆创新

  中国纤维长期探索、激发对创新的不竭热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设备、铸就新品种,让消费者感受到创新纤维产品在改变未来生活中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与演变。

  制创——重于品牌塑造

  中国纤维传递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和坚守品质的战略初心;通过上下游结合,同行业、跨界协作,深度对接与挖掘消费需求,与客户及合作伙伴共成长;中国纤维厚积薄发,走出国门,直面挑战,将积累多年的匠心品质与服务标准展现给全世界;铸理念、塑文化、彰显中国品牌力量。

  四大篇章

  纤 · 绿意之道  

  
  

  绿意激扬,和谐生态。纤维的绿色可持续是关乎健康安全、资源循环、自然环境的核心要义。农、林、海等生物质材料在纤维载体上得到延续;废旧塑料瓶、纺织品通过回收再造,实现资源循环与环境保护;无染技术“落尽铅华”,赋予纤维彩虹般时尚的色彩特性。通过探索纤维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中国纤维将绿色创意永恒演绎。

  纤 · 多元之本

  
  

  多元碰撞,璀璨生活。纤维是蛋白、太极石、石墨烯等功能因子的载体,传达舒适惬意;是集远红外、抑菌除臭、防紫外、负离子等功效于一体的第二肌肤,传递健康能量。融合时尚与开放思维的纤维承载了多元结构和功能,在不同应用场景为消费者带来新鲜的科技体验。 

  纤 · 匠心之品

  
  

  匠心所至,极致可达。中国纤维的匠心,深藏在一经一纬当中,苛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表达,呈现每一根纤维的匠心佳意。超仿真纤维皮草,寻求潮流风向与贴近自然间的微妙平衡;以科技与创新的血液唤醒时尚灵魂,超柔绒纤维、波浪扁平纤维使品牌升级绽放。

  纤 · 卓越之魂

  
  

  点滴佳酿,成就卓越。中国纤维锐意进取,精益求精,实现自我超越。高舒适氨纶重新定义了无束缚、无压力、型随心动的弹性哲学,带来不一样的舒适体验。大丝束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高伸长间位芳纶、微纳对位芳纶以更轻、更强、更韧、更耐高温、更低成本的姿态展现卓越创造,在极端环境中凸显价值。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