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中纺联发布调查周报:行业总体平稳,订单不足问题凸显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0-12-15


  中纺联产业经济研究院/供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全力应对保障社会生产稳定有序。目前,国内纺织行业复工复产形势稳定,全产业链运转协调性总体达到正常水平。但由于疫情的全球性蔓延,导致国际订单出现较大波动,中国纺织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为更好地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纺织行业生产运行的直接影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3月3日上线了纺织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周报调查,截至4月1日12时共有498户企业在线反馈了企业开工情况。中纺联将周报信息进行了汇总分析,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有关司局报送了行业复工复产最新进展,并反馈了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和政策诉求,提出政策措施建议。现将3月25日-4月1日一周内纺织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报告如下,供行业参考。

  复工复产形势稳定,产业链协同性基本恢复

  根据复工周报调查结果,3月25日12时-4月1日12时,共有193户企业通过在线问卷提交有效复工数据,已复工企业比例达到98.4%,较前一周调查结果提高1.3个百分点,新增复工企业主要位于湖北、新疆。190户已复工企业的返岗工人人数达到29.3万,占正常情况下用工总人数的94.6%,较前一周调查结果提高3.2个百分点。

  中纺联集群办、园区办对全国13个省份的28个重点纺织产业集群进行了调查,截至3月27日12时,上述集群共有6.6万户纺织企业复工生产,占集群企业总数的86.4%,较一周前调查数据略提高0.2个百分点;已复工人数达到166.5万人,占正常用工人数76%,较一周前调查数据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集群内3954户规模以上企业中,已复工企业比例达99.1%,已复工人员比例达84.9%,分别较上周调查数据提高0.5和3.3个百分点。

  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总体继续向好。28个重点产业集群共有6.2万户规模以下企业实现复工,占集群规下企业总数的85.7%,较一周前调查数据提高0.1个百分点;规下企业已复工人数达到101万人,占正常用工人数的71.2%,较一周前调查数据提高5.2个百分点。

  纺织产业链上下游复工复产进度基本实现同步,全产业链运转协调性总体达到正常水平。根据周报调查情况,纺织产业链上游棉纺、化纤行业,以及中下游长丝织造、印染、针织行业中的被调查企业复工比例均保持在95%以上,工人返岗比例超过90%。根据集群调查数据,东莞、南通、常熟、海宁等10个信息完整的服装、家纺产业集群4万户企业中,已复工企业比例达到88.4%,较前一周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复工比例达到99.8%,较前一周又提高1个百分点。

  订单依旧不足,出口订单下滑更为突出

  上周,纺织企业开始出现的生产订单下滑情况,本周仍在延续。根据周报调查结果,本周190户已开工企业中,订单量达到正常情况的80%的企业比例为33.7%,订单量不足正常情况50%的企业比例为23.2%,均与一周前的调查结果基本相当,但与两周前相比,订单情况明显下滑。出口订单不足情况更为突出,仅有9%的企业出口订单量达到正常情况的80%,出口订单量不足正常情况50%的企业比例高达61.2%。

  订单减少主要受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影响。最近两周,随着各国加强防控措施,主要海外市场商业几近停摆。我国出口纺织企业被海外客户通知撤销订单、延期收货、暂缓生产的情况大量增加。我国疫情防控压力也因全球形势变化有所增加,目前商业活动仍未完全恢复正常,内需消费也未能出现反弹式增长。

  订单不足已成为目前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首要困难,根据周报及集群调查数据,本周有80%的企业反馈存在订单不足问题,较一周前比例提高23个百分点;85.7%的产业集群反馈存在订单不足问题,较一周前比例提高9.8个百分点。

  出口压力大,开工负荷出现回落趋势

  产业链中下游服装、家纺及面料等产品出口订单减少的压力正在沿产业链向上游传导,出口产业链全线面临较大压力。根据各专业协会调查了解的情况,受需求缩减影响,化纤企业已经出现库存累升、减产意向增强情况;纺纱、织造、印染行业也逐步开始出现限产或鼓励工人轮休减产的情况。

  由于外单减少情况已经持续两周左右,本周,企业生产负荷结束了此前的稳步提升态势,开始呈现回落迹象。根据周报调查数据,在190户有效填写产能情况的已复工企业中,57.4%的企业产能利用率达到80%,较一周前调查比例下降2.9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不到50%的被调查企业比例为10.5%,比一周前调查时略提高0.2个百分点。

  建议企业谨慎生产,积极防控资金链风险

  受需求低迷、销售渠道不畅影响,疫情发生以来,纺织原料及产成品价格总体处于下行通道。近期,由于毁约、退单、拒货等现象频出,纺织企业原料及成品库存积压情况较为普遍,市场价格持续下行引起企业库存亏损增多,资金周转压力加大。本周,反映存在资金紧张的产业集群比例达到50%,较一周前提高近20个百分点,反映资金问题的周报调查企业比例也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表明小微企业资金压力尤为突出。

  中纺联综合各方信息,整理了专题材料报送有关政府部门,详细研判了纺织行业当前开工、生产、出口及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态势,再次强调了强化资金支持、减轻企业负担、尽快启动内需消费、扶持出口企业渡过难关等政策诉求。

  目前,全球疫情发展不确定性很高,美欧市场释放回暖信号仍需较长时间。针对企业资金链紧张问题,仍建议企业谨慎安排生产负荷、原料库存及投资项目,大力防控资金链风险;同时,充分关注各级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出台的扶持措施,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出口企业在短时间内全线转销国内市场难度很大,建议企业先行评判自身生产模式、管理模式及主销产品特点,在转战国内市场、开拓其他出口市场等策略中做出合理选择。

 

 

火线对接20余国重点物资供需信息

纺织贸促会为全球抗疫注入正能量

  近期,在全球疫情暴发的危机时刻,中国秉承一贯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克服自身困难,主动向世界多国提供医疗专家、抗疫经验、医疗物资等方面的援助,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了危难时刻的大国担当。

  身处防疫物资重要的生产制造行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快速响应,积极行动,汇整、对接、核准近40家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向16个国家与地区25家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以及9个国家驻华使领馆开展联络对接,为缓解各国医疗资源紧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各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强心剂”。

  这些企业当中,不仅有专业公司,还包括疫情期间履行行业责任增设相关医疗物资生产线的知名纺织服装企业,比如江苏红豆、江苏阳光、浙江达利、山东迪尚、虎豹、苏美达、际华3521、北京邦维、山东圣泉、中国纺织科学院绍兴分院等。

  从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德国等疫情较为严峻的国家和地区,到马来西亚、埃塞俄比亚等疫情快速发展并急需援助的国家和地区,中纺联、纺织贸促会充分发挥了行业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以快速的行动充分显示了纺织大国、纺织强国的协作效率和责任担当。

  患难见真情,在接收到这些重要对接信息及慰问后,各国协会、使领馆等机构纷纷满怀诚挚谢意,对中方协会的对接工作予以赞扬,并更加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念。

  罗马尼亚驻华使馆表示:“我们对你们在疫情期间为罗马尼亚提供的帮助表示非常诚挚的感谢,你们推荐的产品信息,对我们非常有用。”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表示:“你们分享给我们的中国医疗物资供货商名单对我们非常有用,感谢你们以及全中国朋友们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在中国需要帮助的时候,意大利也同样给予大力支持,深深体现了患难见真情。”

  据纺织贸促会透露,目前海外相关机构正陆续落实采购事宜,中外企业也已开展具体合作事项对接。

  对此,匈牙利轻工业协会表示,已将所有资料发给匈牙利政府相关机构,并已与国务秘书进行相关沟通,希望能够尽快确定需要采购的清单,并付诸实现。

  罗马尼亚纺织服装及皮革协会表示,口罩等防疫物资非常紧缺,已将中方协会提供的供货商名单提供给罗马尼亚经济部国务秘书以及相关企业。最新消息显示,目前罗马尼亚进口商已经和相关企业进行医疗物资进口事宜的对接。

  截至发稿时,中方企业名单还在不断扩充之中,纺织贸促会的海外联络也不会止步。疫情没有国界,各国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的最有力武器。具有国际优势的中国纺织业,正务实有效地为全球抗疫注入正能量,与世界纺织业守望相助,同心抗疫。(刘嘉)

 

 

户外运动联盟倡议捐赠,共同守护逆行者

  爱心接力,共同守护逆行者。自3月17日起,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户外运动联盟联合多家爱心企业发起的“共同战疫 致敬逆行者”活动的捐赠物资陆续抵达湖北武汉、黄冈和鄂州,为奋战在一线的1800余名“逆行者”送去关怀。

  本次活动3月11日正式启动,所有捐赠物资均统一通过红十字协会,定向捐赠给外地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户外运动联盟捐赠工作联络人赵振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我们了解到一线医护人员衣物紧缺时,马上发起捐赠倡议,并得到了企业家们第一时间的响应,短短5天就将捐赠物资送达了一线。逆行者是我们这个时代无私无畏的典范,我们希望通过实际行动支持到他们。”

  据了解,参与此次活动的机构有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户外运动联盟华东分部、广州市汇美时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舒朗服装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济宁霞美制衣有限公司、东莞市以纯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江南布衣服饰有限公司、广州迪格生服饰有限公司、东莞市伊卓服装有限公司、北京医麦科技有限公司等,捐赠产品包括免洗凝胶、酒精湿巾、保暖内衣、毛衫、裤子、轻薄羽绒服等,共计6650件,总价值约148万元。

  据了解,此次致敬逆行者活动是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户外运动联盟发起的第二次捐赠。此前,3月5日,联盟分别向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进行了爱心支持,捐赠消毒液10吨,总价值4万元。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户外运动联盟创办于2018年,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联合纺织服装行业优秀企业共同发起,并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领导与支持下开展工作。自联盟成立以来,发起多项纺织行业大型赛事,促进了纺织户外运动领域的高效沟通与深度合作,推动了纺织户外运动领域产业链上下游间的合作共赢。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户外运动联盟秘书长周长年在采访中表示:“‘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纺织人集智集心、集力集资,传递爱心、表达担当,为逆行者送去了一件新衣。”

  春风送爱,衣暖人心。纺织人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对逆行者的关爱,为医护人员送上温暖,点亮希望。(万晗)

 

 

战疫会客厅 生产篇

本期主持人

陶红

《纺织服装周刊》记者

初雪梅

 

大连泛瑞客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锦

 

山东太阳鸟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蔡中涵

广东名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柴方军

上海鼎天时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稳生产保经营,纺企理性应对疫情影响

  Aweekly: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短期内打乱了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极大地延缓了节后正常复工的节奏,增加了产能恢复的不确定性与难度,使纺织服装企业面临较大的生产经营风险。目前,贵企业生产情况如何?

  蔡中涵:目前生产一切正常,我们公司是手工生产占比较多的服装制造业,且用工主要以本地工人为主,自2月10日复工以来,生产较为顺利。

  柴方军:公司于2月20日复工,现在复工率基本已经达到100%。整体状况挺好,一切都已经正常运行。

  TAweekly:据了解泛瑞客和太阳鸟都有定制业务板块,目前定制板块生产情况如何?

  初雪梅:在严格部署防控疫情的同时,公司有序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工厂于2月17日正式开工复产,开始赶制春节期间收到的世界各国的定制订单,有序安排定制生产和发货、出货,目前生产情况较为稳定。

  周锦:公司的主营业务包含服装高级定制、特种劳动防护、环境防护三大板块。疫情发生以来,公司新增加了医用防护服生产板块,加大防护服生产力度,全力以赴保障抗疫物资供应。目前企业运作正常,生产情况良好。

  现阶段,有10%的员工仍然在负责防护服生产,90%的员工投入公司的常规定制订单生产。

  TAweekly: 公司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初雪梅:复工后压力很大,如何保证安全生产、杜绝疫情发生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发货时间大多安排在4月底,由于国际疫情形势较为复杂,目前面临发还是不发的尴尬局面;此外,员工复工的待遇、公司人员不齐、收汇风险大等问题也有待解决。

  周锦:自2月1日复工以来,企业遇到了原材料费用上涨、运费上涨等各种各样的困难。当然,对此类问题的解决能力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企业、民族的意志力、战斗力、行动力。

  每一个企业都是生产链中的一部分,每一位员工都是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希望企业都能迎难而上,安全复工复产,希望企业家有责任有担当为社会服务。

  TAweekly:在疫情期间,企业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复工生产,体现其柔性生产和数字化技术应对短期大量多样化产品需求时所发挥的作用。那么,相较往年,订单方面有哪些变化?

  周锦:原有订单较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0%,但由于公司今年新增了防护服订单,因此总体订单数量与往年持平。当然这是我们之前没有想到的。

  柴方军:国内疫情发生其实对公司生产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当时正值春节假期,之前接的订单也基本都完成了。

  但随着国际疫情形势的严重,近期公司的生产还是受到了一定影响。现在国外客户下单非常谨慎,订单数量较以往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不过好在他们还是很看重我们的产品,尤其是欣赏公司的快速反应机制和定制设计力量。此外,公司没有因为疫情暴发而停止设计和研发,可以说这次疫情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的竞争力更加凸显。

  TAweekly:泛瑞客和名瑞都是聚焦海外市场的企业,随着国际疫情的暴发,各类不确定因素增加,公司业务开展情况如何?

  初雪梅:由于国际疫情暴发,公司海外订单量急剧下降。不得不承认,较往年相比订单减少,公司的新品开发也呈现出下滑趋势。此外,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公司的贷款回款风险加大。

  蔡中涵:名瑞国外市场占比95%,现阶段欧美订单已经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尤其是3月15日以来多个国家进入封国的状态,订单情况非常不明朗。

  保守估计,国外疫情或将在6月底得到良好控制。未来一段时间内,原材料问题或将成为突出问题,公司大部分面料来自韩国等国家,随着国际疫情的暴发,韩国等国家的疫情情况较为突出,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原材料进口。虽然现阶段公司库存尚充足,若国际疫情长期无法缓解,将造成原材料供应不足等问题。

  此外,疫情结束后,6-12月或将迎来大批订单,公司将面临“6个月的时间干9个月的活儿”的情况。

  TAweekly:鉴于当前情况,您认为企业整体情况将会如何?

  初雪梅:艰难维持。6月份是企业转折的关键点,若有新订单增加,此次疫情对企业而言不会有太深远影响;若一直没有订单,损失的将是一年的收益,这必将重创企业。

  蔡中涵:行业整体情况尚不明朗。目前很多国家和地方相继规定婚礼延后举办,短期之内公司部分店面将关闭,新人也不会到店看衣服,整个销售将停顿,如同春节期间的餐饮业。

  当然,原定今年举办的婚礼很大程度上只是推迟举办,因此,疫情结束后或将面临产能不足。目前公司也在提前安排库存生产,当然也要根据市场情况来判断,不能盲目。下半年或将用“加班加点”来弥补上半年的订单不足。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结婚这件事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消费客单价将会受影响,客单总量受消费数量的影响,因此客单价将下跌,这对整体营业额将会有一定影响。

  TAweekly:您认为,这次疫情后产业链协作的模式是否会发生变化?

  初雪梅:变化是必然的。疫情期间,消费方式主要以电商为主,未来也将成为主流。当然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一直在不断优化,此次疫情防控对企业乃至整个生产链而言都是一项“通关挑战”,疫情后的产业链及企业必将不断优化和完善。

  蔡中涵:我认为产业链协作模式变化不会太明显。现阶段,线上线下模式其实很难明确地分而论之。比如,之前名瑞的机场店人流量大、成交也很多,但随着近期机场人流减少,销售则以微信群销售为主,微信购买客户主要以回头客为主。这种销售是线上销售,但主要的推动力量其实是与客户的互动。

  TAweekly: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您认为经过这次疫情,未来产业链合作模式的发展方向是否更加明确?

  周锦:一直以来,产业链协作十分重要,一个环节的细微变化将影响整个产业链协作模式的变化。未来,行业、企业物联网的建立,物联网、互联网的融合十分重要,希望行业能牵头搭建行业物联网平台,不断深化加紧产业链各个环节、企业的互相合作,共同建立“纺织命运共同体”。

  柴方军:在助力疫情防控的各种“硬核”技术中,5G身影频现、视频直播、远程医疗、热成像体温筛查……可以说,在此次疫情中,5G不负众望,大显身手,应用5G已是大势所趋。

  实际上,公司很早就开始应用云视频会议了,每天早上的例会,都会通过视频和各地办事处联系。此次疫情暴发后,除一些设计工作必须到工厂进行外,很大一部分工作其实受影响不大,还是按照以往的步骤进行。

  TAweekly:未来,健康、环保、功能性纺织品是否会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初雪梅:近年来,健康、环保、功能性纺织品的需求一直在“往上走”,今后也将如此。当然,抑菌抗菌等功能性的需求预计将进一步扩大。

  蔡中涵:抛开此次疫情不谈,环保纺织品本来就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名瑞的产品主要出口欧美,环保、健康方面也严格按标准要求生产,未来也将如此。

  周锦:健康、环保、功能性纺织品成为新的消费趋势是毋庸置疑的。此外,科技、安全类纺织品也将成为新的消费趋势。这也是公司在不断研发新产品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TAweekly:现阶段企业应该如何谋划未来?

  蔡中涵:有危才有机。关键时期是对企业内功和基础的考验,企业人员、销售都将出现不小的波动,但需要消费的还是会消费。报复性消费出现的几率很高,历经生死别离之后,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想法或将改变。

  柴方军:整体来看,今年行业所处的大环境比较严峻,但我认为大家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好好沉下心来思考下企业发展方向,苦练内功。

  未来,消费刚性需求肯定存在,只是消费模式和需求可能会有所变化,如何生产更加环保、舒适、竞争力更高的产品是大家该多思考的事情。

  TAweekly:请谈谈您对行业的期望和建议。

  初雪梅:希望行业能维持稳定的政策和发展环境,也希望企业都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健康地活下去,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灵活选择生产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周锦:一是服装高级定制,未来的设计师一定是有文化、有思想、有个性的设计师,以服饰为载体传播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二是希望行业企业一同为环境保护尽力尽责,切勿无休止地掠夺自然资源;三是要不断转变消费理念,认识到服装是一种文化,所有的服装都是为生活服务的;四是注重美学观念教育。

  TAweekly:现阶段,国内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企业生产也渐渐步入正轨,疫情的持续让纺织服装企业直面挑战、快速响应的能力需求被进一步放大。因疫情带来的持续压力、挑战和不确定性下,纺织服装企业的弱点与软肋也暴露出来,用工问题、供应链问题、库存问题、物流问题等均可能成为阻碍企业复工复产的瓶颈。企业不约而同地开始思考如何加速自身的转型升级,让自己能够在复杂环境中继续“活下去”,去迎接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抗疫故事 (一)

  开栏语:

  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纺织人肩负起行业使命,涌现出众多动人事迹,为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弘扬纺织人勇担当、敢作为的精神和树立行业榜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与中纺联会刊《纺织服装周刊》共同发起“讲述纺织人‘抗疫复产稳发展’故事作品征集”活动,书写纺织人的生动事迹和感人故事。

全力以赴抗击疫情,中产协工作获国家肯定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指导下,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简称中产协)领导班子勇于担当、积极行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带领协会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所做工作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国务委员王勇等领导以及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资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协助国务院、工信部等开展抗击疫情工作

  疫情暴发以来,中产协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参加国家各部委召开的工作协调会,配合完成防护服和口罩物资的辅料、原材料和产成品的生产、供给和运输等相关事项,安排熟悉技术的同志在工信部、国资委协调工作和参加相关会议,具体包括:

  1月23日上午,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参加了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主持召开的电商平台疫情防控物资对接座谈会,汇报了口罩和防护服生产企业相关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3日晚,李陵申参加了工信部部长苗圩主持召开的工作座谈会,并就推动防护服、口罩产品供需对接,做好供应保障提出了建议。

  1月25日,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李桂梅参加了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主持召开的防护服生产组织协调会,汇报了国内医用防护服和欧美等国家防护服执行标准情况,建议将相关标准进行比对,药监部门提出主要通用技术要求,启动相关优质出口型企业的产能,以补充国内防护服的供给。

  1月26—27日,李陵申与工信部和国药集团领导赴河南新乡和平顶山调研生产企业复工及实际生产情况,了解企业实际需求,期待通过整合整个产业链资源,有效解决企业原材料供给问题。

  1月27日,中产协提前恢复办公第一天,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会长孙瑞哲来到协会视察和指导工作,要求中产协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力协调相关企业,做好口罩、防护服等重要物资的生产和供应。

  1月31日,心系防疫物资生产情况的孙瑞哲再次来到协会,了解近日来中产协会员企业的复工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并鼓励协会工作人员精准服务,最大限度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将企业的诉求上报国家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好生产、运输、供应中遇到的难题,并要求企业规范行业秩序,为打赢防疫阻击战贡献协会力量。

  2月1日,李桂梅出席国务院口罩生产调配组织调度工作会议,并汇报了中产协连日来在积极配合工信部、发改委等行业主管部门梳理、摸底口罩、防护服等重点物资的产能、执行标准、生产布局、生产情况和存在困难;号召相关企业未放假的加班生产、已放假的提前复工投入生产;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2月6日,李陵申出席国资委中央企业医疗物资保障工作会议并汇报了现阶段口罩防护服产能产量情况及问题等,并应国资委主任郝鹏要求对央企进入这一领域提出总体协调、分类指导扩能扩链,以工序承包和产业链共建切入等建议。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中产协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全力掌握口罩、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运行信息

  从1月20日开始,协会组织人力对口罩、医用防护服、消毒湿巾和重点原材料的1000多家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梳理,对300余家重点企业逐个进行电话联系,了解企业复工情况及面临困难,梳理并汇总企业产品类型、生产资质、生产能力等行业数据。根据工信部消费品司、原材料司、科技司,国家发改委产业司、环资司,国资委协会党建局及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的需求,提供大量的第一手行业素材,并迅速建立起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湿巾、原材料卷材四大类的重点生产企业基本信息库,产业链物资供应信息平台逐步完善,为国家统一调度重点物资生产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在医用防护服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协会汇总了具备国内医疗器械生产资质的防护服生产企业名录。对不具备国内医疗器械生产资质,但满足欧美等国家防护服生产标准的出口型企业进行了系统摸排,在对比分析欧美等防护服和国内防护服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差异的前提下,建议启动部分优质出口型防护服企业的产能,扩大国内防护服的供给量。同时帮助有条件的非医疗用防护服和口罩企业及服装、家纺企业转型生产用于疫情防控的相关产品。

  特别是地处湖北地区的“中国非织造产业名城”湖北仙桃市,疫情出现后,中产协迅速与仙桃市经信局联系,了解其需求,沟通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用品的储备,并将所有口罩、防护服的6个标准发给仙桃市经信局,帮助他们进行质量把关,并对其开展的“双证”认可给出了意见建议。同时,为帮助当地企业生产,中产协将防疫口罩、防护服生产企业在生产及用工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反映至相关部委,向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提供《疫情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及信贷资金需求表》,汇总19家符合贷款需求的行业重点骨干企业,为企业贷款提供便利,其中就包括恒天嘉华等企业。

  倡议企业提前复工,引领会员企业全力生产保供应

  在疫情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协会根据国家需要,在1月25日向全行业发出了提前复工,保障口罩、医用防护服等重要物资供应的倡议书,并呼吁企业务必确保产品质量,保证口罩、防护服出厂价格稳定,同时为防疫重点企业协调支持资金,助力企业技术改造、增产扩能。

  400多家会员企业积极响应协会号召,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全力恢复生产。稳健医疗、奥美医疗、佛山必得福、振德医疗、四川友邦、泰达洁净等行业骨干企业在春节期间一直全负荷生产,保持产品价格稳定,提供了大量抗疫急需的高质量产品和原辅料。

  3月初,针对市场出现的国内熔喷非织造布价格上涨较快的现象,中产协为了更好地推动防疫物资的生产与供应保障工作,及时对市场所反映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和梳理,并形成相关意见和建议提交给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为维护合理规范的市场秩序做出了一定贡献。

  此外,抗击疫情期间,中产协积极配合国资委,协助国机集团、通用技术集团、新兴际华集团、国药集团等中央企业,在口罩、防护服、熔喷非织造布等防疫物资的改扩建和转产新建方面,做了大量产业链对接、技术沟通和标准咨询等方面的工作,使中央企业在口罩、防护服等抗疫物质快速形成产能产量,满足一线医护人员需求,为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贡献协会力量。

  精准服务,保障企业供应链运转

  疫情暴发时值春节,工人放假、企业停产、库存不足、物流停运,原有的供应链基本停摆,企业面临原料、用工、运输和设备等方面的问题。协会领导迅速组建了口罩、防护服、消毒产品、原材料和政策保障五个工作组,建立五个工作群,对接需求和供给,为1000多家纺织产业链企业、20多个省市工信部门对接10000多条口罩防护服生产物资信息,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协会领导和全体员工春节放假期间牺牲和家人团聚机会,迅速投入紧张的抗疫工作。李陵申第一时间投入工作,李桂梅腊月二十八回到山东当天就立即返京,张传雄正月初二从福建赶回北京,李昱昊、赵瑾瑜、黄景莹、李冠志1月20日投入信息梳理工作,赵瑾瑜不顾右肩手术正在恢复期,黄景莹不顾孩子生病,都迎难而上。在京过节的郑俊林、季建兵、李昱昊、韩竞、白晓、赵瑾瑜、黄景莹、赵东瑾、刘东明、宋名扬、夏文文、王宁(综合财务部)除夕和大年初一也在家进行信息收集和梳理工作;离京的段守江、祝秀森、孙蓓蓓、王宁(信息宣传部)、李冠志、杨耀林、安茂华、李润林在正月初四前全部赶回北京,共同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

  正月初三恢复办公后,李陵申坚持每天到协会值班,具体指导开展抗击疫情工作,带领全体员工尤其是党员干部奋勇争先、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接需求和供给,至今未曾间断。许多员工在单位或家里经常工作到深夜,甚至连家属都在配合、协助统计信息等工作。

  以强大执行力,迅速有效解决行业问题

  疫情期间,口罩需求急剧增加,出现了民用口罩企业采标乱、市场监管难、消费者无从辨别等一系列新问题。而且当时国家相关口罩标准中没有对儿童口罩进行专门规定,疫情期间儿童应该选用什么样的口罩,也成为社会焦点所在。为此,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迅速牵头制定了《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并于3月11日正式发布,为口罩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为市场监管提供依据,便于消费者选择适用的口罩。

  同时,中产协在配合国家部委梳理口罩产能的过程中,发现口罩没有独立税号的制约效应尤为显著。新冠疫情初期,我国进口了大量口罩和防护服,根据商务部数据,截至2月20日,我国各种贸易方式已进口口罩超过12亿只,进口防护服超过1300万套。目前,我国疫情已经得到缓解,口罩产能已经由原来的日产2000万只增长到超过2亿只,医用防护服的日产能超过30万件,产品已开始大量出口,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贡献中国力量。未来我国口罩、防护服的贸易量将会保持较大的体量和较高的增速。在这种情况下,准确掌握口罩和防护服的贸易数据对于国家制定相关政策、行业提供精准服务、方便企业出口业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产协向海关总署提出了调整税号的申请,并得到了海关的快速批准。

  此外,针对本次疫情现状,中产协还积极提出各种政策建议,如全国统一调度,按渠道分配相关产品,解决结构性错配造成的效率失衡;放开防护服出口企业国内生产资质,临时放宽符合欧、美等标准的产品准入审批;针对不同应用场所,建立口罩、防护服等应急防护产品分级体系,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规范熔喷布市场秩序,倡议会员企业优先优质优价保障国家抗击疫情的紧急需求;开通应急物资生产所需原材料的绿色通道,多渠道解决用工难题;由现行临时性国储到疫情过后建立重点应急产品储备机制,加大口罩、防护服等产品储备。

  中产协这个优秀集体,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一如既往为行业企业、为国家、为民众作出自己的贡献。

 

 

  抗疫故事 (二)

波司登:“疫”无反顾,彰显中国企业力量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亿万国人的心。广大一线工作者“逆行”奋战,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全民战疫、共克时艰。2月初,媒体上相继出现“一线医护人员非常艰苦,病毒原因无法使用中央空调”,“多处疫区气温已达0摄氏度以下,抗疫英雄仍在寒冷中奋战”等诸如此类令人揪心的报道。

  作为一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高德康在了解情况后,为奋战在一线的抗疫人员“不论生死,不计报酬”的精神所感动,决定要把最温暖的羽绒服送给最可敬可爱的人,当即表示捐出15万件总价值3亿元的高品质羽绒服。

  3亿羽绒服发往抗疫一线

  2月4日,“有保暖需求,速联系波司登,3亿羽绒服正发往抗疫一线”微博公益征集活动迅速在全网转发,来自四面八方的需求如雪片般飞至。为了确保在第一时间把羽绒服送到疫情最紧急、最需要的地方去,让一线医务人员在倒春寒中感受到波司登的专业和温暖,高德康要求:此次捐赠,所有物资必须直接联系、直送一线。对他而言,这既是民族品牌应有的责任担当,也是对“波司登温暖全世界”这一企业使命的忠实践行。

  驰援之路,是与疫情赛跑,为生命助力。当时正值春节,就算非疫情期间,人员、物流运输、车辆调配等都面临巨大困难,再加上疫情期间的交通管控,“第一时间送达”的复杂性和巨大障碍可想而知。面对重重困难,高德康表示:“时间就是生命,驰援一线要不计成本、不讲条件、不畏艰难!”波司登全国九大仓库物流零售体系迅速调动起来,青年党员挺身而出、担当奉献,一线员工主动请战、放弃假期,大家舍弃“小家”、加班加点支持抗疫,在担当与奉献中展现了波司登人的大爱与勇毅。

  每一批波司登羽绒服被送到一线医务人员手中,背后都有着无数逆行的身影和温暖的故事。2月5日,波司登武汉分公司收到来自黄冈的“加急”需求。湖北黄冈黄州总医院地处全国第二大疫区,物资严重不足,为了防止病毒传播扩散,医务人员办公区与休息区均无法使用中央空调,从病房到寒冷环境的转换,极易感冒着凉,白衣天使们急需羽绒服御寒!接到信息后,经与黄州总医院沟通需求,高德康决定捐赠1000件羽绒服支援医护人员。由于武汉仓库已进行4000余件首批驰援物资发送任务,致使符合要求的高品质羽绒服储备不足,高德康立即下达了“全国紧急征调令”,一天之内就调到满足医护人员需求的羽绒服。2月7日上午7点半,开始装货出发驶向黄冈黄州总医院,12点10分,1000件羽绒服已经顺利送达黄州总医院医务人员手中。时值湖北遭受冰雹和大雪侵袭,武汉、黄冈等多地遭遇断崖式降温,疫区一线人员在收到波司登捐赠的羽绒服后,纷纷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回应:“太感谢波司登了,放心,我们不冷!”

  “波司登捐赠的每一件衣服都是有温度的,爱的温度。”截至3月18日,波司登共向武汉协和医院、火神山和雷神山建设单位等全国438家医院及组织的抗疫英雄们送去151368份温暖的力量。疫情未止,守护仍在。在全国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高德康迅速响应政府需求,召集公司骨干成立隔离衣项目小组,充分利用长期积累的供应链优势,第一时间组织设备、原料和员工,前后仅用48小时就完成了生产线改造,正式投产后隔离衣日产能力超过2000件,持续支持疫情一线。危难时刻,高德康和波司登以一片赤诚之心,迅疾行动,驰援守护着华夏英雄儿女,彰显了中国企业力量。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高德康充分发挥“战疫中枢”的作用,亲自担任集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防疫管控工作,筑牢防疫安全屏障,全力保障全体波司登家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了帮助外地籍员工准时返岗,高德康还设专人专岗、动态追踪员工健康信息,并积极与所在地政府沟通,先后派出16辆波司登号“温暖”专车,从重庆石柱、河南北关、永城、安徽潜山等地集结出发,“点对点”接440余名员工安全抵达公司,确保工厂一线于3月2日全面复工复产,全面打响了经济攻坚战。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高德康坚信“对企业来说,危机和挑战时刻都在,应对当前复杂形势、顶住新的下行压力,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关键之举”。他向全体员工发出倡议,希望全体家人坚定“疫情终将过去,胜利必会来临”的信心,相信公司、相信品牌,并全面动员公司上下“紧起来、动起来、跑起来”。

  2月16日,波司登以独立品牌身份首次亮相伦敦时装周,更是让国际时尚界见证了中国品牌的信心和决心。由于疫情,很多中国服装品牌因此取消了行程,高德康认为在疫情笼罩之下绝不能“消极等待”。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不仅要参加,而且要做得更好。这次大秀现场,波司登将国际化的时尚设计、匠心的产品品质完美融合,精彩大秀震撼全场,展现了中国品牌在国际时尚舞台的自信自强,赢得全场观众欢呼,大家齐喊“中国加油”,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正能量。波司登伦敦秀,让世界听到了中国的声音,感受到了中国品牌的精神和力量!

  “勇攀高峰、永争第一”,是高德康执着一生的坚定信念。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经济复苏,与国家同进退,与员工共患难,他以“疫”无反顾的使命与担当,倾情绽放波司登的温度与力量,终将拥抱扑面而来的春天!

 

 

  抗疫故事 (三)

张金珍:深入车间前沿阵地的最美战疫人

  疫情期间,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先后紧急驰援共计30000余只丝绸口罩。同时,又临危受命,加急转型生产一次性民用口罩。在这场战疫之中,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金珍服从组织安排,深入车间前沿阵地,从丝绸口罩向防护型口罩改进,从转型一次性民用口罩生产到企业复工、防疫,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全力以赴打响了一场“口罩生产战”,成为人们眼中最忙最美的战疫人。

张金珍

  除夕前,危急之际担重任

  1月23日,张金珍接到公司董事长林平的紧急电话,立即驱车赶回新昌。

  原来,林平刚刚接到武汉纺织大学校长的电话,说还有一些尚未离校的师生缺少口罩,请求援助。达利丝绸与武汉纺织大学在学生实习实训、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2014年,达利丝绸就曾向该校捐赠桑树林。此次疫情面前,达利丝绸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但是,公司前一天就放假了,谁来负责这项工作?

  林平想到了张金珍。作为副总经理,张金珍虽然分管行政工作,但她是从车间操作工、班长、车间主任一步一步走上领导岗位的,且在车间时熟悉口罩生产的每一个流程环节,这一重任非她莫属。

  达利丝绸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类丝绸面料和家纺产品的企业,以前口罩只是附属产品,仓库内有部分未包装库存。张金珍一到公司,连忙联系愿意返厂的员工,当晚36名员工连夜赶来包装生产,1月24日凌晨,首批3000余只丝绸口罩就从达利丝绸紧急运往了武汉。

  在复工期间,张金珍已召集到80多名员工来加班生产口罩。而此时,新疆阿勒泰地区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又来电话,他们的一线工作人员、警务人员都没有口罩。公司领导决定加快速度生产,但生产人手严重不足,张金珍在安排员工满负荷生产的同时,发动公司中高层干部和党员做义工,在口罩一线做后勤保障工作。

  经过张金珍火速调动人力,公司每日产能保证在1万只左右。日夜扑在车间里,张金珍每天工作到深夜才回家,短短几天,公司又分两次向武汉纺织大学捐赠口罩,并向新疆阿勒泰地区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和新昌县人民政府捐赠丝绸口罩共3万只。

  战疫情,口罩生产“加速度”

  目前,口罩主要分为医用、防尘和一般防护三大类,其中医用口罩的生产条件有严格要求,需要在十万级无菌车间进行生产。之前,达利丝绸生产的口罩是一般日常保护性口罩。里外层为丝绸面料,中间隔层为U-SILVER银纤维织物或石墨烯丝绸织物,这种口罩的优势是可以用中性洗涤剂清洗,可重复使用,但这种口罩不能有效防护病毒。

  特殊时期,提高现有丝绸口罩的防护功能成为达利丝绸面前的一项新课题。张金珍与领导层一起商讨如何改进技术、提高防护功效。最终,通过与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教师、专家的紧密联系,制定了提升口罩生产关键技术的方案。张金珍经过反复试验实践,在短时间内改进技术,出炉了加强版丝绸口罩(3D口罩),即在一般防护型口罩的基础上,提高口罩抗菌功能性,进一步阻隔有害物,这项产品得到了权威机构的全检合格。

  这种丝绸口罩一上市,便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产品供不应求。但是,疫情面前大局为重,达利丝绸生产的口罩价格不涨反降,从疫情之前的24元/只,降价至成本以下的15元/只。

  2月10日,达利丝绸接到浙江省政府指令,要求公司紧急转型,日产50万只一次性民用防护口罩,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当然,转型生产防护口罩,必须履行相关手续和提供样品。

  接到任务后,张金珍赶赴杭州参加了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组织的口罩生产协调会,当晚,立即联系口罩材料供应商。

  一只简单的口罩,生产流程非常复杂,单是原材料采购就有熔喷布、鼻梁条、耳带、银纤维、缝纫线等10种。直到后半夜,她终于找到相关供应商,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张金珍紧催快跑,14日全部材料采购到位,并连夜投入试样。15日一早,张金珍带着样品专车送到浙江省轻工质检院检测,当日检验合格,允许马上投入生产。

  张金珍舒了一口气,但接下去的任务更重。一天50万只口罩,如何完成?现在已组织下属服装公司、家纺公司专门生产口罩,但凭现有生产能力,根本出不了那么多产量。张金珍利用上级部门给的信息,以及外协单位的优势,广纳资源,组织到3000多台缝纫机开足马力加速生产,日产已达100多万只。

  生产问题解决了,难题又接踵而来。非常时期,原材料的供应不能确保,特别是被称为口罩“心脏”的熔喷布。尽管熔喷布价格一涨再涨,但还是找不到货源,如果能找到稳定的熔喷布原料,那原材料供应链就能稳定了,张金珍提着的一颗心才能真正放下。

  公司订购的12条口罩生产线,2月底已进入全面安装调试阶段,一次性口罩生产即将进入自动化,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张金珍又在筹划下一步的各项工作。

  为大家,防疫复产两不误

  复工以来,张金珍不分昼夜地坚守在岗位上,既要管理口罩车间的生产,又担负着公司的防疫、复工等诸多事宜。

  随着公司大面积复工,2月4日,公司发出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并出了25道新冠肺炎预防的复工培训必答题。张金珍作为主要负责人,除了通知湖北7名员工先不要回来上班外,严格要求未接触绍外籍人员的本地员工从事口罩生产工作;将所有员工正确佩戴口罩落到实处,强调员工进入车间先洗手,工间勤洗手,车间处于通风状态;安排专人每天对员工班前、班中、班后进行严格的体温测量;每日两次对工作场所、电梯间、卫生间等场所进行消毒;车间门口新增消毒地毯、电梯口摆放一次性纸巾供按键时使用、各洗手槽增加洗手液,公司LED大屏幕滚动播放防疫科普知识等。

  张金珍认为,对员工的安全负责,既是对口罩生产所服务的对象负责,也是为社会稳定助力。

  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张金珍和人事行政部同事一起承担了公司人员信息全面跟踪工作。每日跟踪调查上报员工的信息如假期动向、有无湖北接触史、健康状况、住址、电话等各项信息,确保员工复工前的身体健康情况。由于复工员工人数众多,她对下属企业上报的数据报表还要逐一核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张金珍觉得安全防范工作就是建立在重复和繁琐的流程上的。在她眼中,阻击疫情、保障公司顺利复工比什么都重要。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